重走中央红军长征路·过封锁线
90年前,中央红军按照中革军委的计划,于1934年10月17日从于都南渡贡水,21日晚攻占了王母渡、韩坊、固陂、新田等地,突破了国民党军在信丰等地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,25日即全部渡过信丰河。
(在信丰新田百石长征第一仗旧址)
11月8日,红军在汝城以南之天马山至广东仁化城口之间,经过铜鼓岭战役等艰苦战斗,通过了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。
(在仁化铜鼓岭战役旧址红军烈士纪念碑)
11月15日,红军在良田、湖南宜章之间与敌作战,胜利通过了国民党军苦心经营打造的第三道封锁线。
(在湖南宜章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指挥部旧址线)
紧接着,红军分两路西进,先后占领临武、嘉禾、蓝山、道县、江华等地,渡过潇水。27日,先头红2师、红4师各一部于广西的兴安、全州之间渡过湘江,并控制了界首至觉山铺间的渡河点。湘桂两省国民党军分路向红军猛攻,企图夺回渡河点,阻止红军西进。从中央革命根据地追来的国民党军也与红军后卫部队展开激战。这次湘江战役,中央红军经过英勇奋战,突破了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,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。然而,湘江战役则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史上最为惨烈、规模最大、战斗最激烈、损失最严重的一场战役。红军开始长征出发时有8.6万人,而渡过湘江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之后,却只剩下3万多人,这其中负责为中央红军强渡湘江殿后的红5军团34师,战至最后仅剩3人幸存,其余将士全部阵亡牺牲。
(在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)
从10月18日至20日,重走中央红军长征路自驾车队经过江西信丰、广东仁化、湖南宜章、道县和广西全州到达兴安,参观瞻仰了红军突破四道国民党军封锁线的战斗遗址、纪念馆及被习近平主席表彰"为苏维埃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而断肠铭志"的中国工农红军第34师师长陈树湘烈士事迹陈列馆等。
(在陈树湘烈士事迹陈列馆)
在广西兴安界首当年中央红军领导渡过湘江的渡口,活动组委会安排了祭拜红军先烈的祭江仪式,向牺牲在湘江战役的红军英烈表达了无限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。
(在兴安界首红军渡口)